番茄进入熟果期 钟鑫媛 摄
走进这座“农业梦工厂”,让人最直观的感受是“清新”,没有传统菜园里的泥泞,白色是整个基地的主色调,一排排番茄秧苗统一生长在一块密封的长条形栽培基质上,每株秧苗根部插有一根小细管,整个种植区非常干净,几乎看不到灰尘。
“我们采用的是椰糠基质栽培、营养液灌溉的方式进行培育,生产的是全程可追溯的高品质果蔬,全部实现智能化、标准化。”湘家荡数字化农业工厂工作人员陈寒介绍。
与传统种植不同,一个个新技术将大棚“全副武装”起来,番茄从育苗到结果,实现了全周期的数字化,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可控,而且产量非常可观。而科技感满满的设备也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。
“在这里干活真好,不出远门就能挣份工资。”大棚里番茄植株上一个个红透了的番茄,映红了正在打老叶的工作人员李建英的笑脸。
自从到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上班以来,李建英才发现“田”居然还能这样“种”,同样是在种地,跟过去相比,手脚都不会弄脏。
在番茄林中,还有装着熊蜂的箱子。陈寒介绍,传统农业中,授粉是通过人工点激素进行的,可能产生激素残留的现象,现在智能农业采用从以色列引进的熊蜂作为生态连接,给番茄授粉,就能够避免这种问题。
玻璃温室大棚里,种植着是黑巧、黄葡、红莓、金橙、咖宝等10个品种的小番茄,犹如一座“番茄森林”,空气中还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。
如今,长势旺盛的番茄已进入熟果期,番茄藤上硕果累累,一串串果实圆润饱满、层层叠叠,员工们正忙着采摘、包装、发货,上下飞舞的熊蜂不时落在番茄花蕊上。
“摘下来的番茄不用洗,直接就可以吃的,我们不打农药。”陈寒说着摘下一颗番茄递进了嘴里,一口咬下,汁水从嘴角沁出,还未咽完,又把手伸向了藤蔓。
除了令人“惊艳”的技术,这里出产的水果还有“惊艳”的产值,数字+农业在这里碰撞出大数据时代的新火花。
据了解,这里的番茄进入熟果期之后,基本上一周就可以收获一次,每年可以结40多穗果,产量及产值是传统温室的5倍以上。
“现在的订单主要发往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大城市,消费者遍布全国各地,深受高端市场欢迎,临近春节,更是供不应求。”陈寒说。(完)
【视频】互联网企业如何践行双循环?APUS李涛:“出海”与“沉下去”并行****** 【TMT前沿】 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在“十三五”时期取得诸多成就,以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为代表的网络安全从业者参与其中,更加体会到网络安全本身为网络强国战略的一部分。 李涛表示,网络安全领域是一个基于技术的领域,需运用先进技术为国家通信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;同时,我国还存在“卡脖子工程”,需要更多互联网企业、软件和大数据企业参与。 近年来,APUS积极参与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,一方面下沉到三、四、五线城市,为那里的新增用户及初级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接入服务,并为老年人、青少年等互联网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服务;另一方面,将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技术带回国内,推动我国互联网进一步发展。 李涛相信,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企业成为“双轮驱动”企业,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、中国数字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发展。 采访:李政葳 摄像:王宏泽 后期:孔繁鑫、姚坤森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综合彩票地图 |